H-1B签证风暴再起:特朗普政府与共和党内部的激烈博弈
来源:留学生日报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8-07 | 8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个任期内,美国移民与签证政策再次成为风暴中心。最近,围绕H-1B工作签证的新立法提案与改革方案,引发了科技行业、教育界、移民群体乃至留学生圈的普遍关注。随着“为美国人民服务的高校法案”(Colleges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Act,简称CAP法案)在国会提出,以及国土安全部(DHS)正在酝酿的H-1B抽签改革,美国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正面临重大转折。

本文章来源于留学生研究社,作者梁晓轩。

7月下旬,共和党议员汤姆·蒂芙尼(Tom Tiffany)与安德鲁·克莱德(Andrew Clyde)共同提出CAP法案,核心目标是取消高校、科研机构在H-1B签证配额中的长期豁免。按照现行规定,H-1B签证每年有65,000个基本名额,另有20,000个名额专供拥有美国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才。然而,高校和非营利科研机构一直不受该配额限制,能够更自由地聘用外籍教授和研究员。

蒂芙尼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学生辛苦多年拿到学位,却看到高校将高薪岗位交给持特殊签证的外国员工。CAP法案的意义在于让高校真正投资于本土人才,结束那些削弱美国工人的‘后门招聘’做法。”克莱德议员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高校长期利用H-1B签证漏洞,雇佣外国人取代美国人,这种做法必须结束。”

这项法案并不追溯既往,当前高校在职的H-1B签证员工仍可在现有规则下续签,直到签证的六年上限。但未来的新聘员工将不得不与科技公司、金融企业的申请者共享同一抽签池。

CAP法案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Wisconsin Right Now》的一份调查显示,仅威斯康星大学系统就雇佣了近500名持H-1B签证的员工,年薪总支出高达4300万美元。支持者认为,这样的外籍雇佣模式在学费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值得反思。

与此同时,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新任局长约瑟夫·埃德洛(Joseph Edlow)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对H-1B签证进行调整,重点是“让高薪职位优先获签”。埃德洛指出,现有的抽签机制过于依赖运气,而非对美国经济贡献度的衡量。未来的H-1B可能通过加权机制分配,优先考虑薪资较高、岗位价值突出的申请者。

这一改革思路部分是为了回应共和党内部的强硬派批评。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最近公开批评部分企业“先裁掉美国员工,再用H-1B雇佣低薪外籍员工”,指责这种做法损害了本土劳动力市场。

埃德洛的观点是:“H-1B应当被用作补充而非取代美国劳动力市场。我们必须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真正能提升美国经济、服务国家利益的人。”

这种改革若落实,将给STEM领域的留学生和国际毕业生带来新的挑战。过去,留学生可通过OPT(实习培训计划)过渡到高校科研岗位,再申请H-1B。然而,随着高校豁免权的消失,这些岗位也将卷入激烈的年度抽签竞争。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不仅涉及工作签证,也涵盖入籍门槛。埃德洛在采访中还透露,政府计划修改公民入籍考试,认为现有的100道常规题“过于容易”。他表示:“目前的考试只需记忆答案就能通过,完全背离了法律精神。”计划重启特朗普首任期时的更严格版本,即考生需答对20题中的12题才能过关。

这类政策意图在保守派中广受欢迎,但也引发了部分移民权利团体和教育界的担忧,认为这会加剧移民同化过程中的难度。埃德洛则强调,移民必须成为“对美国净正面的力量”,并符合国家的经济与战略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2017-2021年)已对移民体系实施过多轮收紧,包括将使用公共福利的移民排除在绿卡申请之外(尽管该措施后来被法院阻止)。在其二度上台后,移民系统的收紧趋势再次显现。

H-1B签证的问题,也在共和党内部引发激烈分裂。一方面,硅谷企业和科技派领袖(如马斯克)强烈支持H-1B,认为这是美国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关键手段。马斯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愿意“为H-1B打仗”,因为没有足够的本土技术人才来填补岗位需求。

另一方面,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等强硬保守派则将H-1B视为“骗局”,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以廉价外国劳动力压低美国人的薪资”。班农甚至公开表示:“我们正在赢得这场战斗,我相信最终连马斯克也会被我们说服,站到民粹主义阵营一边。”

这种分歧的背后,折射出共和党内不同政治势力对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长期矛盾:是优先吸纳全球精英以保持美国创新力,还是关闭“移民闸门”保护本土就业?

H-1B签证自设立以来,主要面向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高技能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签证初期有效期为三年,可再延长三年。若在此期间提交了绿卡申请,则可继续留在美国工作。

然而,签证持有人一旦被裁员,必须在60天内找到新雇主或更改身份,否则就要离开美国。这对近年来经历裁员潮的科技从业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印度与中国公民是H-1B的最大受益群体,仅2023年印度申请者就占到了大多数。

华盛顿移民律师塔米娜·沃森(Tahmina Watson)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的签证体系已经亟需改革。她长期呼吁设立“创业签证”,为希望在美创业的国际人才开辟新渠道。她提醒企业不要被政治口号左右:“如果企业的成功依赖H-1B签证,就应坚持申请,而不必因政治言论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