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鹤岗转型的“国际范儿”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9-25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名江中医养生度假中心,他遇见一位特殊的“驴友”——来自俄罗斯的季马。季马刚体验完中医推拿,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赞叹:“界江的空气、中医的神奇,是最好的疗养。”

潘旭很好奇。工作人员笑着解释,这是今年新推出的中俄康养套餐,把俄罗斯传统桑拿和中医艾灸结合起来,特别受欢迎。“这个套餐已经吸引3000多名俄罗斯游客体验。”中心负责人关宏宇介绍,顾客回头率高达65%。

傍晚,潘旭逛到江畔的美食广场。铁锅炖江鱼的香气扑面而来。他毫不犹豫地买了真空包装的“三花五罗”(东北地区对八种淡水鱼的统称)熏江鱼礼盒。“上海的朋友很喜欢黑龙江的野生江鱼,”他说,“这里的包装还印上了中俄双语的渔家故事,有特色,送人很合适。”他还购买了印着中俄风情图案的文创冰箱贴和首饰盒,“这些都是爆款,我给朋友带了不少。”

“今年推出的21款文创产品中,以旅游景点为原型的冰箱贴、采用俄罗斯套娃工艺的首饰盒等产品十分受欢迎。”萝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姜南介绍,他们正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合作,未来将开发更多融合中俄元素的文创产品。

潘旭旅程的下一站是萝北口岸。在口岸附近的互市贸易区,他看到了边民合作社的繁忙。“现在口岸和以前不一样了,通关货物多了好多。”合作社负责人孙书文说,从俄罗斯进口的膨化大豆粉被加工成豆油和豆粕,销往国内外,“咱边民也从‘过路财神’变成了‘深度参与者’。”

不远处的30万吨泥炭加工项目正在推进,用的是俄罗斯泥炭和中国技术,生产出的营养土在长三角供不应求。“这不再是简单的买和卖,”萝北县富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的泥炭工厂联络人孙聿打趣道,“这是把一条江变成了共同发展的流水线。”

夜幕降临,潘旭再次来到江边。对岸,阿穆尔捷特镇的灯光星星点点。他说:“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一种独特的活力。”这也是许多来到鹤岗的外地人和外国朋友共同的感受。这活力,是中医与桑拿的混搭,是江鱼与文创的结合,是口岸边民忙碌而充实的身影。

一江碧水见证转型路,两岸情谊续写新篇章。从“煤城”蝶变中完善的城市功能,到文体活动里交融的中外文化,再到萝北口岸蓬勃的合作经济,鹤岗的国际范儿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这座“龙江三峡”畔的城市,正以中外文化集合区为支点,架起友谊之桥,畅通合作之路。

链接·黑龙江鹤岗

鹤岗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东抱广袤的三江平原,西枕巍峨的小兴安岭,南衔秀美的松花江,北倚壮阔的黑龙江。这里素有“煤城”历史印记,更因“龙江三峡”闻名。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鹤岗着力打造“龙江三峡”中俄犹文化旅游集合区,加速城市转型进程。

作为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开放的前沿,鹤岗有235公里的边境线、1个国家一级口岸。萝北口岸年吞吐能力达50万吨,是距哈尔滨最近的沿边对俄口岸。鹤岗1998年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设立商务代表处,并成立了鹤岗在俄企业协会,双方还建立友好州市。近年来,鹤岗举办中俄界江文化旅游节、中俄青少年跨境研学等活动,推出中俄康养套餐、文创产品,推进膨化大豆粉加工成豆油、30万吨泥炭加工项目,深化中俄经贸文旅融合,成为中俄民间友好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