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助力坦桑尼亚提升基建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2023-12-27 | 发布时间 :2023-12-27 | 6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和坦桑尼亚合作一直走在中非合作的前列。近年来,中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在当地建设了港口、桥梁、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为坦桑尼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22年,中坦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达累斯萨拉姆港——

  “把中国速度和技术带到坦桑尼亚”

  一艘艘满载的货轮停靠在港口,装卸车辆往来穿梭,桥吊下整齐码放着集装箱……位于印度洋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港一派繁忙景象(见图,卞亮摄)。这里不仅是坦桑尼亚的门户港口,也是东非多个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

  港口修建于上世纪40至50年代,码头设施逐渐老化且泊位狭窄,一度难以承担日益繁忙的货运任务。2017年,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港湾”)总承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港1—7号泊位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施工之初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港区水域宽度不足300米,陆域宽度不足200米,施工作业区域受限;二是施工期间,港口仍要正常运营。为此,项目部确定了泊位滚动施工方案,即在不影响港区整体运营的前提下对不同泊位依次施工,确保实现“保工期,不停航”。

  达累斯萨拉姆港所处位置地质结构复杂、海水盐度大,在港口泊位的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施工技术。与传统灌注桩相比,PHC管桩强度大、受波浪影响小、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性好,不仅维修保养的综合成本更低,使用寿命也更长。“这是PHC管桩在非洲港口建设中的首次运用,也是中国标准的相关产品在坦桑尼亚首次落地。”中国港湾项目负责人卞亮说。

  作为坦桑尼亚近50年来首个大型港口基建工程,达累斯萨拉姆港泊位改扩建项目将港口靠泊能力从2万吨级提升到7万吨级。2021年6月,项目全部完工后,港口整体货运能力、服务水平和竞争优势实现大幅提升。

  说起焕然一新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坦桑尼亚港务局副局长朱马·基贾瓦拉十分自豪:“达累斯萨拉姆港泊位改扩建项目是坦桑尼亚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通过对港口设施的全方位升级,坦桑尼亚和东非内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获得重要支撑,港口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坦桑尼亚前工程、交通和通信部部长伊萨克·卡姆韦威表示:“中国企业把中国速度和技术带到坦桑尼亚,项目交给中国企业施工是正确的选择。”

  快速公交二期项目——

  “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现代化”

  行走在达累斯萨拉姆姆巴加拉区的基尔瓦大街,路边的商贩们吆喝叫卖各种商品,行人、车辆熙熙攘攘。

  当地人阿尔马斯告诉记者,过去从这里乘坐公交车到市中心需要两小时,在中企承建的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后,现在乘车到市区只需要30分钟。“我们去市中心的商场、医院、学校方便多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坦桑尼亚是东非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实施的BRT快速公交二期工程(以下简称“BRT二期项目”)1标段项目是该国快速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于2019年5月开工,目前已建成,等待交付使用。

  据介绍,该项目涵盖快速交通车道、公交站、特殊地段的铁路桥、人行天桥、交通信号灯、道路排水设施、道路通信系统等建设。“项目正式投运后,将极大便利市内交通,大幅缩短港口到机场的时间,进一步推动市区公共交通网向城市北部和西部延伸,覆盖更多社区和人口。”BRT二期项目经理袁睿说。

  就职于当地一家物流企业的货车司机洛夫里克说,以前尼雷尔路和昌贡贝路的交叉路口非常拥堵,去机场不到30公里的路有时会堵两三个小时。去年,BRT二期项目尼雷尔跨线桥完工,对拥堵路段成功实现了分流。“尼雷尔跨线桥投入使用后,现在30分钟内就能到达机场,真是太方便了。”洛夫里克高兴地说。

  “达累斯萨拉姆是我从小生活的城市。在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看到这座城市的交通日益改进,出行越来越便利。”穆鲁马2019年入职中国电建,全程参与了BRT二期项目的建设。他入职时担任道路安全员,如今已成长为安全工程师。“我希望和中国企业一起建设更多项目,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现代化。”

  非洲发展银行代表团在考察BRT二期项目后表示,坦桑尼亚快速公交项目是一个样板工程,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其他非洲国家借鉴。

  马古富力大桥——

  “很多人的收入都大幅提高”

  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波光粼粼、水天相依。由中企承建、正在建设中的马古富力大桥横跨南北,将助力维多利亚湖两岸互联互通,造福当地民众。

  清晨7时左右,维多利亚湖湖畔,来自盖塔、卡盖拉、基戈马等地的乘客陆续登上渡船,前往对岸的姆万扎。萨姆韦尔在盖塔经营着一家小商店。“通常一班渡船要等三四十分钟,行驶25到30分钟,但运量十分有限。如果选择公路,时间更长,至少两个半小时,极不方便。”萨姆韦尔期待,马古富力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缩短往返时间,带动维多利亚湖周边交通物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