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建设银行前瞻主动做好资产质量的管控工作。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介绍,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81%,较上年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在普惠零售领域,面对近年来整体风险演变态势,建行在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同时,加快完善自身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风控工具融入、嵌入信贷业务流程,持续优化业务准入、风险核查、监测预警等关键环节管理,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管理,通过加强风险源头和过程管理,持续提升风控质效,以资产质量的总体稳定保障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也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今年上半年继续控增量、化存量,严守资产质量管控底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介绍,近年来,零售信贷风险是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波动的主要承压点。为此,该行在坚持小额分散、注重风险缓释、严格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在2024年全面改进了主要零售信贷产品的作业流程,优化了客户及业务准入标准,加强了风险模型策略应用,在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实施了4项管控措施。
具体来看,一是深入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完善客户尽调和人工审查审批要点,强化流程制衡约束和真实性交叉验证;二是强化总行、分行两支集中催收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风险出清速度;三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金融续贷、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等政策要求,帮助临时困难客户平稳渡过难关;四是加强阳光信贷文化建设,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黑灰产、不法中介渗透。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双重利好下,我国消费金融迎来结构性机遇。”董希淼认为,这一机遇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潜在扩张,更在于市场格局的深度调整与优化。未来,各家商业银行将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消费贷款覆盖面、细化金融支持提振消费举措、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力度,从而实现贷款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