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韩国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过去 5 年间,因不工作、不求职的“躺平青年”增加,韩国社会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 53.4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2,900 亿元)。
据韩国经济人协会委托昌原大学教授李美淑发布的研究显示,韩国15—29 岁的“躺平青年”人数已从 2019 年的约 43.2 万人上升至2023 年的 48.1 万人。虽然同期整体青年人口从 966 万减少到 879 万,但“躺平”比例却从 4.5% 攀升至 5.5%。
换句话说,韩国年轻人群体在减少,但其中选择“躺平”的比例却越来越高。
研究团队假设这些青年若就业,月均收入约为 18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9,500 元),相当于同龄就业者平均收入的 82.7%。基于这一测算,5 年间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53 万亿韩元。
报告指出,虽然“躺平青年”的预期收入低于在职青年,但并非小数目。尤其是部分具备高收入潜力的青年选择退出职场,进一步放大了社会成本。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躺平”?
一方面由于经济低迷,高学历青年更加谨慎择业,倾向于等待合适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岗位结构性矛盾,韩国银行分析指出,优质岗位供给不足,是促使青年主动脱离劳动市场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躺平青年”,人数已从 2019 年的 15.9 万人增至 2023 年的 18.4 万人,占比从 36.8% 升至 38.3%。
出现这一趋势,对于计划留学韩国的学生而言也有些许启示:
就业压力:尽管韩国部分行业人才紧缺,但整体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岗位匹配度不足。
学历效应减弱:高学历不再自动等于高收入,择业期可能更长。
社会氛围变化:青年群体“躺平”现象增加,或折射出年轻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焦虑。
韩国的就业环境正面临结构性挑战。对于留学生来说,除了关注学术资源和奖学金,还应提前规划实习与职业路径,避免陷入学历有余、岗位不足的困境。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