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当企业面临“不敢转”“不会转”困境时,金融服务如何协同配合、巧解燃眉之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强调要加强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商的多元化金融支持。
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浙江省台州市,这个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闻名全国的城市,有一批中小企业正在卸下包袱、放下顾虑,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企业有需求,政策有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更好地研判市场、优化配置、强化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
然而,这些企业也曾面临“不敢转”“不会转”“不好转”三重困扰——数字化转型需要依托人力、物力、资金。首先钱从哪里来?即便企业现金流充裕,一旦转型失败,钱打了水漂怎么办?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方技术公司又不了解企业,难以给出有针对性的转型方案,堵点何解?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条线协同配合,但部分小微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已相对固化,转型难以推进怎么办?
针对以上痛点,台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供银行信贷产品,解决企业“没钱转”问题,通过设计专属保险产品,缓解企业“不敢转”顾虑,通过构建企业、金融机构的“伙伴式”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生态化”综合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模式。
精准摸排企业需求是前提。此前,由台州市路桥区经信局、路桥区数字产业有限公司牵头,已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别摸排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动态更新重点企业清单,并安排金融机构逐一上门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制差异化的综合服务方案。
创新产品与服务是关键。台州市遴选了一批试点保险机构,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协同推出“台富·转型保”系列产品,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用等新场景,为企业定制专属保险产品,提供优惠保险费率,减少企业转型失败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同时,台州市还遴选了一批试点银行机构,设计“台富·转型贷”产品,提供一定的利率优惠和续贷支持,助力企业以更低成本、更稳预期获得转型信贷资金支持。
“有了专属产品与服务,我们鼓励金融机构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与企业结成‘伙伴式’长期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同成长、协同发展。”台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围绕重点转型企业清单,实行“主办机构”制,为每家企业至少明确、配备1家主办银行和主办保险机构,统筹做好贴身式、顾问式金融服务。
接下来,台州市还将探索打造“金融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台州模式”。一方面,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金融机构通过自建平台、自研系统等方式,向那些暂不具备独立转型能力的企业提供通用型、简易式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融入数字化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鼓励有意愿、有基础的金融机构试点打造若干专业网点、专业团队,并逐步发展为数字生态社区和企业转型顾问等,进一步发挥金融赋能作用。
优化金融服务内部机制
如何确保金融服务制造业的可持续性?优化制度性框架是基础。《意见》明确提出,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其中,金融机构要把服务新型工业化列入长期经营战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支持。
“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部署,聚焦服务新型工业化等重点领域,已将服务制造业写入公司章程,全力推动‘制造业金融领军强行’建设。”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顾西贝说,2025年上半年,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在同业中率先突破5万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支持了制造业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顾西贝表示,接下来,工商银行将继续单列制造业专项信贷规模,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化经济资本占用,全面释放经营活力。目前,该行已围绕不同规模、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推出了设备购置贷款、制造e贷、专精特新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下一步还将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技、融通”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经营战略落地见效,关键在基层,要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一线员工“敢贷”“愿贷”“会贷”。为此《意见》提出,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调动基层一线人员服务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工商银行已在集团信用风险共性的尽职免责、从轻减轻情形的基础上,专项出台《关于明确制造业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要求的通知》,进一步增加了可尽职免责的情形。”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郑冲说,该行还出台了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从不同维度补充、完善制造业贷款的尽职免责要求。
激发一线员工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把好风险防控关口,确保金融服务可持续。《意见》提出,支持银行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授信评价模型,针对细分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特点,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和准入标准。“我们将根据《意见》要求,以‘制造e贷’智能化风控体系为基础,持续深化数据应用,迭代、完善相关评价模型策略,提高对制造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便捷性和精准性。”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杨说,“制造e贷”根据企业的数据信息,细分客户群体、精细化评估,目前已实现“经营数据在线获取、客户精准画像、系统自动审批”,可提供全天候线上融资服务。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