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硬核科技加速走进产业竞技场
来源:新华网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3-17 | 8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懂你意思”的智能汽车,到“为你解惑”的DeepSeek,普通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体感正变得越来越真切。与之同时发生的,是产业端在应用场景驱动下“先用起来”的热烈氛围,和“早应用早受益”的共识。AI技术迭代仿佛掀起飓风,把硬核科技从实验室带向产业的竞技场。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快速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升级”正在形成闭环,“人工智能+”应用爆发的奇点即将到来。

  万物皆可“人工智能+”?

  一件件仅有几厘米长的复杂连接器,依次通过15个工位,20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整装待列,从不同角度“咔嚓”拍下高清产品细节,再传输到人工智能“大脑”进行分析,后台大屏即刻显示出产品质检结果……在四川绵阳的长虹华丰科技,记者看到,质检车间里不再只有使用电子显微镜的检验员,高精度表面缺陷智能全检系统运行有条不紊、设备流程高度自动化,仅有几位管理维护人员穿行其间。

  “我们这个‘AI质检员’稳定可靠,检测精准率可达99.98%,初步估算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7000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江判断,人工智能整体已经从需求论证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未来会转向应用引领。“现在不管是高精度产品生产、设计研发,还是企业自身运营,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赋能。依托在数据管理、应用和安全等方面的能力优势,长虹要全面推进‘AI+’计划。”

  这是制造业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缩影。随着自主可控的通用大模型底座不断升级,新质生产力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迹可循,企业顺势而动,推动AI从一般工具升级为发展的核心引擎。

  坐进一辆奇瑞星纪元ET的智能座舱,消费者发现,语音指令能操控座舱内90%的功能,在极速超拟人交互中,“所见即可声控”。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讯飞座舱智能交互出海解决方案覆盖23个海外语种,帮助上百个车型销往欧洲、南美洲等60多个国家与地区。

  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北大荒集团推出“智壤COOMAP”数字管理系统,集成多个先进算法模型,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可以为4874.4万亩耕地精准画像,病虫害预测准确率达92%,智慧水肥管理帮助节水超30%。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AI大模型应用已进入红利兑现期,要以更少成本、更低算力、更高效率推动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李萌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产业垂类模型应用走在前面,工业大模型、矿山大模型、物流大模型、港口大模型,还有金融、医疗、教育大模型等,都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与一些新兴领域融合,极大地打开了行业想象力。

  在上海嘉定,蘑菇车联的车路云一体化全息实时数字孪生路口正在运行。这些路口配备AI数字道路基站,与AI路侧边缘计算系统配合,构建起高精度的数字孪生系统。“车路云‘三端融合’将为未来高级别自动驾驶奠定基础。”蘑菇车联CTO郭杏荣说,目前AI技术的迭代将加快智能汽车走进普通消费者生活的速度。

  “AI重构国漫基因,再次打开东方美学觉醒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表示,AI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家解放出来,让艺术家更多地关注思想创造和观念创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屡破票房纪录,离不开背后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他说,“以前一个动画场景的设计都需要长时间的打造,现在AI能够快速获取精准素材、尝试不同场景形态,高效产出精品力作。”

  “人工智能+”奇点即将到来?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的融合成为共识,需求极大。中期来看,随着AI技术普惠化,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搅动产业竞争态势,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曙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认为,DeepSeek带动我国人工智能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性能”的发展路径。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成本、降门槛效果以及开源开放的发展方式,将引发“破竹”效应。

  在长虹华丰科技工作多年的质检环节负责人有更真切的感受。“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提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必须使用AI质检。”他判断,在不久的将来,AI成本进一步降低,加上柔性机器人助力,AI将是制造工厂普遍需求。

  开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总经理张敏观察到了类似趋势。“特别在DeepSeek发布之后,客户对AI智算和应用的需求如井喷般增长。”她表示,天翼云已与DeepSeek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高速迭代,大大提高超算、智算等需求。我们会以‘息壤’为核心,为场景化模型训练提供更快速响应和高质量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