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上新,中国制造进阶“升级版”
来源:新华网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3-04 | 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开放”拓界:市场多元开拓新空间

  岁末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也于近日生效。中国与全球市场对接,空间更加广阔。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中国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区域经贸合作及数字贸易创新等,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供链网络,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开拓新空间,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源头活水。

  中国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区域布局持续优化。2024年,中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增长;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达到22.1万亿元,近54%的进口商品来自共建国家,中国超大市场持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中国出口到共建国家的商品不但包括消费品,还包括机械设备、零部件等。沿着“一带一路”这条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中国制造”有效对接共建国家生产、消费需求,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也持续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以来,区域贸易投资显著增长。新西兰的奶粉、日本的电子产品、韩国的药妆、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等走俏中国市场,成员国企业充分感受到中国大市场的澎湃活力。

  数字贸易新业态不断发展。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开放多元布局,既是对外部风险的应对,也是主动拥抱全球化的战略选择。正如博尔希曼所说:“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加强与东盟、拉美、中东等地区的经贸往来,积极发展‘全球南方’市场,深化与欧洲的合作,这种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帮助中国外贸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

  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再到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始终坚持以开放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用实际行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从“智造”突破到“绿色”赋能,再到“开放”拓界,中国与世界的经贸链接日益紧密。在这场贸易的奔流中,中国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