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攀登 跨境“链”向未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1-07 | 175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介绍,近年来南宁坚持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向新、向实、向未来。科技创新“驱动力”更加充沛,市级科技部门预算经费90%以上用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73亿元、增长12.3%。

  “我们将持续做好强产业的文章,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产业支撑。”张丽说。

  跨境融合提速 走活开放发展新棋局

  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中越班列驰而不息,原材料、机械装备等货物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最快14小时即可抵达越南河内。得益于中越班列常态化开行,南宁国际铁路港跨境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初步成为全国铁路出口越南的集散中心。

  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货站,接驳车在停机坪和转运中心之间穿梭,忙着卸货、拖运、分拣、拆装、转送。去年,南宁机场口岸国际货邮吞吐量预计超11万吨,累计运营国际货运航线15条,逐步构建起南宁至东盟4小时航空物流圈。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南宁持续畅通“买全国、卖东盟,买东盟、卖全国”渠道,目前已建成“公铁海空”多维度联通东盟的交通运输网络,枢纽通道作用愈加完善,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

  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近海、近边、沿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衔接地之一。当前,南宁围绕国家赋予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使命,突出贸易先行、贸工结合、以贸促工,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和“向海图强”双向发力,做活开放“棋眼”带动“南宁渠道”越拓越宽。

  作为南宁本土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位于南宁高新区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式现代化设备开足马力运行,工人们忙个不停,为全球客户“赶货”。

  “立足于南宁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物流条件,经过多年布局,公司多款工程机械产品在东南亚、非洲和欧美市场的出口业务快速增长,销售市场从原来的19个国家增至40余个国家。”公司国际大客户总监杨赞说,公司去年仅在东南亚市场的整机销售贸易额就超过5000万元。

  美斯达的快速成长,是南宁加快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鲜活见证。近年来,南宁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提质发展,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加快建设,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等面向东盟的专业市场建成运营……一项项成果充分彰显出南宁开放的蓬勃脉动。

  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持续加快推进。以中国—东盟信息港为核心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加速形成,已建成多条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一批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算力中心;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南宁到河内互联网传输距离从2500公里缩短为680公里,跨境企业国际通信成本显著降低。

  跨境贸易金融合作不断走深走实。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超560家。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启动上线,南宁成为全国首个共享海关公共数据跨境贸易结算的城市,跨境电商出口占全市面向东盟出口预计超58%。

  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南宁持续深化与深圳、广西区内口岸城市等地的产业合作,完善面向东盟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实现“货从南宁走、钱从南宁过、账在南宁结、数在南宁聚、产业在南宁落地、人才在南宁集聚”目标。

  从贸易畅通到信息联通,从资金融通到机制畅通,开放型经济在南宁展现出澎湃动力。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南宁将统筹抓好扩大内需、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等重点工作,以“舍我其谁强担当,行必首善创一流”的姿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宁实践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