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介绍,“梯次利用”是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首选渠道,即剩余容量较高的电池可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部分基站采用梯次利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并将基站建设成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期,对电池充电储能,高峰期再向电网放电,缓解电网压力。 “再生利用”是另一条渠道,即从废旧电池中提取回收锂、钴、镍等金属。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湿法冶金工艺,通过加酸碱的方式回收电池中的重金属。业内人士介绍,湿法冶金工艺主要用于回收三元电池,对镍、钴、锰等重金属的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 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代表企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3.38亿元,同比增长33.99%;实现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大增69.7%,前景广阔。 更多经济新动能待激发 记者观察发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市场方兴未艾,产业空间巨大,仍待挖掘潜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首先,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天津市家庭六成以上的家电等耐用品使用年限超过5年,两成以上超过10年,因此以旧换新的空间较大,但居民耐用品换新意愿仍需提升。“从目前参与以旧换新业务的用户场景看,‘以坏换新’要多于以旧换新,消费者因缺乏专业辨别能力,对家中老旧家电的性能状况、潜在风险缺少关注度,这也是未来的潜力所在。”天津渤海苏宁易购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桂春说。 天津市津汇诚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占刚认为,汽车消费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期待进一步放松以旧换新门槛、简化置换更新流程、降低税费成本,激发更多消费热情。 其次,进一步推动循环流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深化,旧家电、汽车的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仍需进一步激活。多位从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业务吸引力不足。一位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金属价值约8000元,拆解中耗费的资源、人工、环保等环节成本则超8000元每吨,几乎是拆一块赔一块。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由此造成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搁置无人处理的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一些受访企业认为,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循环利用产业加速发展,但相关产业体系仍需完善。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庆明表示,家电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回收再利用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建议鼓励业内建立深度合作业务模式,优化整合售后服务网络、物流运输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形成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的产业链条。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认为,随着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进入资源整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急需具有新技术、新思维的专业化人才,建议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优化职称评审等,加强人才培养,同时鼓励专业化、品牌化企业进入该领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