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至 势已成 兴可待
来源:新华网 | 作者:2024-01-24 | 发布时间 :2024-01-24 | 445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总量首次超过3万亿元,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达到5.3%,10年来首次高于全国——辽宁刚刚出炉的2023年经济答卷,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这样的成绩究竟是如何取得的?数据背后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结束低迷的辽宁后势是否可期?


从失速到加速,向上之势已成

  寒冬腊月,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加班加点进行管廊安装焊接和焦炭塔热处理,赶在今年夏天正式投产使用。项目建成后,锦州石化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油针状焦生产企业。

  冬天里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是辽宁经济活力涌动的注脚。

  “2023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继2014年突破2万亿元后再上新台阶。”1月19日的全省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统计局副局长侯巍说,辽宁省经济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在加速形成。

  繁花背后,多有荆棘。

  2014年以来,曾占据东北经济体量半壁江山的辽宁,经济增速明显下滑,GDP一度负增长,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辽宁承压而上,迎难而进。

  从2017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扭转负增长态势,到2019年末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再到2023年跑赢全国“大盘”,辽宁奋力蹚出了一条从“失速”到“提速”再到“加速”的上升曲线。

  数据,是观察经济发展的“桅杆”。

  看增量,经济总量和规模扩大,多项主要指标高于全国。

  2023年,辽宁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的幅度达到1998年以来最大值;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0%,增速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

  看质量,老动力稳固、新动能强劲。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主引擎”。2023年,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全省“三资并进”,国有控股企业、民企和外企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6.5%和6.8%。特别是传统工业,在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升级改造中“脱胎换骨”,再添动力。

  投资、消费是活力与质量的“晴雨表”。在中央项目投资带动下,2023年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全国,全年新开工项目6266个,完成投资额增长9.5%。人流、物流快速增长,客运量、货运量、快递业务量分别增长61.8%、8.1%和27.5%,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辽宁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超全国,这两个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辽宁经济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上行之势已经形成。


从过去向未来,动力之源更新

  新年伊始,一连两场盛会在辽宁举办,折射出这个工业大省的新脉动。

  1月17日,沈阳召开储能大会。500余名业内代表乘兴而来,44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助力沈阳打造“储能之都”。

  同一天,92家海内外光学电子上游企业齐聚盘锦,23家签约落户,围绕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业集群。

  “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必须打破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老旧、新动能不足的被动局面,才能走出过去发展的瓶颈,赢得全面振兴的未来。”在这样的共识之下,各地抢跑新赛道,布局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成为辽宁的新风景。

  ——优化升级“最大定量”。实体经济是辽宁振兴的“顶梁柱”。在2023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辽宁一连提出装备制造业“向上突破”,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向下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向深拓展”,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向专发力”的要求,全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

  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辽宁耕“云”种“数”加快数字化改造,降碳减污加快绿色化转型,让传统制造业“脱胎换骨”。仅2023年上半年,全省在21项“两化融合”指标中,就有18项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批“原字号”经深度开发变成“精字号”,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一无矿产资源,二缺传统工业的台安县,凭借多年积累的畜牧业规模,做大做强精深加工,全县食品加工年产值接近70亿元,并向宠物食品、休闲食品、预制菜肴等高增长板块进军,走出“畜牧大县”向“食品强县”转型新路。

  ——开发挖潜“关键变量”。辽宁放大科技创新的“乘数”功能和“倍增”效应,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全省新成立的辽宁材料、辽宁辽河、辽宁滨海、辽宁黄海4家实验室,去年就集聚科研人员582人,启动实施重点科研项目56项,推动在辽转化科技成果30项,累计合同额3.8亿元。

  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国内自主研发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与一连串重大创新成果相比,辽宁的科技“小苗”也争先恐后破土而出。2023年,辽宁“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十月稻田集团、沈阳微控公司接连上榜,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到3.3万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