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势头强劲 "新三样"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
来源: | 作者:2023-07-19 | 发布时间 :2023-07-19 | 6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5月,我们公司的锂电池产品出口达22.3亿元,比去年增长186%。”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发成说。

  不久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省商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培育扩大汽车行业出口,支持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绿色产品扩大出口,推动发展绿色贸易。

  在山东临沂,近日,经海关现场查验合格后,天芯电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204箱锂离子电池组拿到了出入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在办结通关手续后,这批电池组通过海运方式出口到阿联酋市场。

  “我们出口的这款锂电池属于高能动力电池,专门用于越野摩托车、赛车等对电池要求较高的产品。”天芯电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玉杰说,为争取出口时间,海关指派业务专家入厂调研,从产品标签标示要点、海关监管要求到申报材料的准备进行全流程指导,并实施线上预约、线下加班查检等便利性措施,确保当天查验、当天出证,助力“新三样”出口货物跑出“加速度”。

  “‘新三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临沂海关关长许彦军表示,将持续聚焦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完善监管服务举措,打好政策“组合拳”,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无论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还是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不断提速。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绿色低碳材料、工艺加速迭代,新产品、新专利竞相涌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路径愈发清晰。

  2019年,比亚迪常州项目落户常州高新区罗溪镇。今年前5月,该项目汽车产量达到11万辆,产值171亿元,预计全年将生产汽车30万辆。在比亚迪项目带动下,1至5月,常州市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0.9%、64.2%。

  “目前,我国在电动载人汽车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包括车载电池、操作系统等在内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均实现自主可控。得益于生产成本优势,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价格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国际竞争力。”江苏常州比亚迪汽车项目负责人张永生说。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仝斌认为,中国光伏产品效率高、可靠性强。由于光伏发电良好的经济性,以及受到能源安全问题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推动,海外市场总体对于光伏组件的需求旺盛,“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保持中国产品持续竞争力。”

  今年以来,苏州金龙海格客车的海外业务生产销售团队一直开启着“超级忙碌”模式。近60批、1400多台客车,先后发往新加坡、沙特、以色列、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月,该公司接到来自巴西的200台新能源客车批量订单,在出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金龙海格靠着多年积累的成熟技术,不断发挥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接连拿下新订单。”海格客车融资商务部部长郭锦秀表示,上半年,公司出口额达到13亿元,其中电动载人汽车超过50%。

  “作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三样’产品体现了中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南京海关关长辛建民表示,将持续推进监管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29条措施落实落细,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关注企业需求,开展“送政策上门”等活动;聚焦“新三样”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帮助企业提振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加快技术创新,做大外贸竞争新优势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从结构看,“新三样”出口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专家表示,各地各部门要持续育新求进,推动企业勇闯新蓝海。

  首届世界新能源博览会举行、新能源整车产量创单月历史新高、40多位跨国公司负责人前来考察深化合作……常州新能源发展热度持续升温。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光伏新能源产业生态,是包括天合光能在内的光伏新能源企业的共同愿望。”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建议,要支持相关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多主体协同、多层次联动的光伏产业生态创新中心,链接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推动基础研究、前沿研究走在全球前列,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前5个月,常州市新能源整车产值增长173.7%,5月份产量达5.1万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大重点领域电动载人汽车推广力度,强化储能应用攻关,进一步增强国产电动载人汽车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常州新北区委书记周庆表示,将结合常州本土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系统的规划设计,打造全新新能源应用的城市样板,让更多企业共享发展机遇。

  苏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紧扣市场发展、产业前景等加强人才吸收和引进,培育更多高端人才、市场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新三样”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